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灯彩传承
承载连绵情怀,润养千年传承——潍坊彩灯
更新时间: 2021-09-08 11:57:45 | 点击次数:

夫子庙灯会,一般指“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是现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南京举行的大型灯彩展览会。在历史的长河里,1700多“岁”的秦淮灯会,浸润了六朝古都的风华和气质。朱元璋、曹雪芹等南京历史上的诸多名人,均和秦淮灯会有着不解之缘;《红楼梦》《南都繁会图》等传世名篇里,也可以看到秦淮灯会的身影。2006年5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申报的秦淮灯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淮灯会起源于六朝初期,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曾举办过元宵灯会。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列灯赋》云:“何解冻之佳月,直蓂荚之盛开......南油具满,西漆正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的正是正月十五的燃灯活动。 后来的东晋建康宫悬挂各式彩灯,秦淮河两岸达官显宦的宅邸也纷纷效仿,挂出各种花灯。“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东晋习凿齿诗),暮霭四合,华灯齐放,秦淮河上火光倒映,宛若白昼。

明代,南京元宵灯会迎来第一个高潮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了营造国泰民安的盛世和祭祀阵亡军民,在秦淮河燃放万盏水灯,并将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秦淮灯会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发展高潮,自此之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灯船在数量和装饰上也都进入了发展高潮期,据载秦淮河曾出现55条灯船同时来往穿梭的热闹场景。综合而言,得益于明朝帝王的大力倡导,明代秦淮灯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花灯式样不断增多,并将多种工艺融为一体,灯会内容也逐渐丰富,娱乐性与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进入清代以后,到清代,秦淮灯彩在品种、式样上均有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出现了壁灯、路灯以及幌子灯等室内外带有装饰性的照明灯彩。学者甘熙在《白下琐言》中写道:“笪桥灯市由来已久,正月份鱼龙杂沓,有银花火树之观,然皆剪纸为之。若彩帛灯,则在评事街迤南一带。五光十色,尤为冠绝。”1864年中旬,清朝湘军攻入南京,城市设施受到很大破坏,元宵闹灯习俗受到很大冲击。曾国藩意欲恢复昔日繁华景象,便于1865年疏浚秦淮河,重建部分夫子庙建筑,使灯会习俗再度恢复。

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战火使得夫子庙古建筑群遭到破坏,灯会风俗一度中断。直到1939年后,夫子庙地区才偶然有少量的花灯贩卖。1945年后,由于国共内战,通货膨胀严重,普通民众无力再赏玩花灯,因此元宵节张灯、观灯习俗几近消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灯会风俗开始逐渐恢复。20世纪60年代,元宵节灯会的热闹程度已基本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包括花灯在内的民间艺术被划为“四旧”,灯市和灯会被完全禁止。1977年,夫子庙首次开放了灯市,这一传统习俗又开始重新恢复原貌。1984年,夫子庙古建筑得到中国政府拨款修复,地区景观也得到重新打造。1985年,南京秦淮区政府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开始在夫子庙大成殿和明德堂由官方组织每年一届的“金陵灯会”。1984年,秦淮工艺灯彩协会成立,一些民间艺人开始制作结合现代技术的彩灯。1986年,中断多年的秦淮灯会再度恢复,到2019年,“秦淮灯会”已连续举办32届,而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灯会暂时中断。2006年,“秦淮灯会”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各级灯彩传承人27人,国家级、省级各2人。秦淮灯会成为我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朱元璋“史上最长灯会”的纪录也已被打破。如今的秦淮灯会从头一年的腊月二十六亮灯,到次年的正月十八落灯,加上一个月延展期,总计时长50多天。灯会期间,南京众多民间艺术形式、文化活动轮番登场,成为年味最浓的“文化嘉年华”。

秦淮八绝风味小吃是灯会上的美食主角。一绝五香豆、五香蛋、雨花茶以五香粉与卤煮的香、清水煮豆和雨花茶的清甜增添看灯之乐;二绝蟹壳黄烧饼、开洋干丝,三绝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解决疲乏之际的饥肠辘辘;四绝豆腐脑、葱油饼以其嫩滑香酥风靡秦淮;五绝鸡丝浇面、什锦菜包因食色俱全、物美价廉而为人喜爱;六绝牛肉汤、牛肉锅贴凭其肉美汤鲜使人倾倒;七绝熏鱼银丝面、薄皮蒸饺风味独特、口味绝佳;八绝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亦极具南京特色,其甜香而不腻,令人赞不绝口。

万千灯火不夜天,疑是瑶池在人间。如今的秦淮灯会不仅在南京绽放,也早已走出国门,点亮世界。从恢复举办到如今,秦淮灯会不仅点亮了古城金陵,邀请10多个国家大使、领事以及留学生等国际友人参与,还走出国门,点亮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绚丽之夜。这些国际交流活动中,2015年开始,每年一届的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辉煌上演。推介南京灯彩艺术。秦淮灯彩已成为代言南京、面向世界讲好南京故事、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

图文热点